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财经系2016年度开展“知心青苑”工作总结

2016年12月22日 16:30  点击:[]

   谈心谈话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运用正确的谈心谈话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也对辅导员老师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2016年财经系学生工作人员按照学院要求积极开展“知心青苑”工作,充分发挥谈心谈话作用,做好谈话记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现将本年度财经系开展“知心青苑”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概况

   财经系现有在校生1520名,学生问题较多,主要存在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习惯养成和自律性较差的问题。为有效改善和解决问题,财经系辅导员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共开展谈心谈话1000余次,形成谈话记录9万字左右,帮助学生分析解决了存在问题和困难。

二、主要问题

   通过学生谈心谈话问题的分析,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分类,我们发现主要问题有: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压力、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失范、贫困学生关怀关爱、大学生人际关系调节、就业心理压力调适、树立正确大学生恋爱观、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优秀学生引领示范作用、学生干部工作指导等问题。

   三、典型案例总结

   (一)大一新生人际适应性辅导案例

   人际交往问题是普遍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对大学充满期待,他们渴望受到关注、期待友谊,但在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后,期待和现实的落差、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等原因,导致学生出现了思想、行为中的种种问题,有人孤僻不语,有人自暴自弃,有人身体极度不适应,更有人萌生出了退学的念头,由此看来,人际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目标的实现,而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1.案例介绍

   1.1在校情况

   小曹,男,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他有着与他魁梧身形不相符的怯懦与胆小,在军训的场地上穿着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便装,不相信校医务室医生的话语,不敢体检,不敢喝舍友买的饮料,以各种借口不参加军训,不愿意住宿舍,拒绝加班级QQ群和任何人成为好友,大众场合不敢发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更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大家觉得他与班级格格不入,很难相处。

   2.案例分析与合理化建议

   通过与班长、寝室同学、该生好友、该同学本人谈话,以及和家长的电话沟通、对该生日常行为的观察,我发现安全感的缺乏,是导致他在陌生环境中种种不适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虽然在大一学生中比较普遍,但该生更为突出的表现出了对人际交往的排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2.1从该生的成长经历来看,该生自幼与父母分离,青春期后才到父母身边,早年父母陪伴的缺失,造成该生安全感的极度缺乏,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一辈子都无法消除,因此,亲情交流受到限制,由于人际冲突所导致的自我封闭,在行为上就表现出离群,不大方。其父母,尤其是和该生关系密切的母亲没有给予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使得新环境变化带给该生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

   2.2该生个性中缺乏人际沟通的能力,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与群体、社会隔离开来,在进入新环境后人际交往经验的匮乏使之更加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更加迫切感受到了人际适应性的压力。

   3.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应对措施:

   3.1表达关爱,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帮助确立学业目标

   作为班主任老师,在与其谈话的过程中,我多采用“情感投资”、“闪光点捕捉”等方法,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去关心他的军训、学习和生活中点滴,尽量帮助他解决实际的问题,让他体会到信任、愉快,同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他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业目标。

   3.2与家长沟通,指导建设和谐家庭氛围,培养健全人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这是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因此,想要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其父母的沟通与交谈是必不可免的。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考虑到该生独立性较差,建议父母多让该生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同时,希望家长平时能够多关爱孩子,多与孩子聊天、逛街,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学生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3.3借助外界资源,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提升交际能力

   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虽然学过教育心理学,但在面临学生心理问题时,很难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评估”也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帮助学生走进学院心理咨询室,请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对其展开心理辅导,请专业老师对他的人际的敏感度、抑郁、焦虑等状况进行分析,并制定详细的咨询方案,帮助该生合理宣泄或正确转移,以提高该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态度和待人处事的能力。

   3.4发挥集体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意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显得尤为必要。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竞赛,动员他参与到所感兴趣的活动或力所能及的任务、班级的决策中,以培养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的责任感,通过一个过程帮助学生变得自信,逐渐融入集体,找到人生的目标。

   (二)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案例

   基于全国高考改革的大环境和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我校学生具有学习能力较差,行为约束力较弱的特点,因此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成为辅导员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1.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案例简介

   1.1学生基本情况

   小林,男,18岁,财经系2016级某班学生,经济状况优越。性格孤僻、偏激,没有安全感,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独来独往;目前在恋爱中,据同学反映,换女朋友频繁。

   2.案例现象处理措施

   面对95后的大一新生,应基于学生突出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受约束、个性突出同时又自律意识偏弱的特点,对于自身行为是否规范并不在意,更多的关注在于自己是否特别、是否与众不同,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养成教育的学生,更是如此。对待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是要给予他们关注、认同、爱心和耐心。

   2.1与学生对话,循序渐进打开心扉

   与特点突出,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沟通,作为辅导员要有合理的沟通方式。让每一次沟通都成为有意义的对话,让对话成为改变他们的一种有效方式,谈话场合和方式各有不同,有正式的办公室约谈,也有宿舍小聊、校园操场的“偶遇”,更有社交网络软件的交流。对话不是简单粗暴的严厉批评,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抵触老师抵触学校。挖掘更多的对话平台和方式,单一的约谈方式很多时候并不能有效的改善问题,我们需要用语言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对话方式选择尤其重要。针对该生对办公室老师有自己的“套路”,之前几次让我颇为无奈。之后我改变对其对话的策略,将对话的方式和场合进行改变和转移,有意无意的制造出很多“偶遇”和“突然袭击”,让他在心理和思想上没有防备,反而让对话过程气氛融洽,对话内容一点一点加深,孩子对我的防备心理有所减弱。并且在对话过程中,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力打开他心中的郁结。在这些对话的过程中,就需要我投入的大量的精力和感情,真正做到关心他的方方面面,让他感受老师对于他的关注和爱护,感受到他人帮助的力量,加强对该生的鼓励和认同。

   2.2与家长沟通,指导创设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林父亲因为儿子失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认为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便想从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给孩子补偿,并认为自己再婚不忍心对孩子严加管教,认为放任是一种目前和平相处的方式,同时父亲的一系列行为给孩子的展示的是,只要有钱一切都不是问题,因此,在与父亲沟通时首先要让父亲认识到物质的弥补是填补不了孩子情感的空虚的。同时,劝导父亲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家庭的乐趣。最后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肩负起责任,一定要让他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抽烟、喝酒、逃课不可以,要让他知道是非对错。这一措施就是希望通过和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重新构建新家庭成员之间亲情,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相信这样的观点是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

   2.3发动班集体的力量,借助朋辈关系主动出击

   为了进一步加强该生的行为规范和建立他的自信,作为班主任我要帮助他找到自我,看到抛开金钱驱动下的潜能。我鼓励该生担任本班级纪律委员一职,让他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通过班级纪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促使他承担起自律和他律的责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要树立他的自我认同感之外,还要让他逐步具有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中来,并借助班级学长辅导员、其他班干部、同学、舍友的力量,多和该生接触,让他参与决策和处理班级事务中,让他尽可能多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四、“知心青苑”工作取得的成效

   “知心青苑”是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制定并实施,其项目与问题的具体设计切合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对辅导员作的具体要求,明确了解辅导员的职责和内容,也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开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一)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促进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对学生谈话的记录过程,也是辅导员对工作的再思考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辅导员的写作、总结能力,而且也是辅导员进行工作反思的过程。通过“知心青苑”辅导员更加注重与学生谈心谈话的方式,掌握更多谈话的方法,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这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谈话过程更为规范,谈话目标更为明确

   在大部分辅导员并未有心理学背景的情况下,“知心青苑”工程中提出的谈心谈话步骤、问题提示、策略意见等避免了缺乏心理咨询技术的情况下,不注重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沟通策略而盲目的同学谈话,导致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逆反情绪和行为,因此“知心青苑”谈话记录对辅导员具体工作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三)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通过谈心谈话学生记录可以做到对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凝练出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措施,进而再针对学生本人的个性特点、爱好、学习动机等,争取在对学生管理时做好因材施教,尤其是对部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有效关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推进了班级日常管理。

   “知心青苑”一方面指导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另一方面,又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了由点到面的总结概括。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这种反思,会切实提高我们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掌握。

五、存在的问题

   (一)谈话记录应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谈话的效果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谈话氛围、谈话对象立场、谈话人的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等问题而导致谈话记录与跟进情况不能完全、真实、全面地反映在谈话记录和总结中。同时,作为谈话者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认知和把握也是会受客观环境、心理因素、认知范围等影响,而导致不能完全真实的把握谈话对象具体情况。而在与一部分实习学生谈话时,只能利用新媒体的情况下,谈心谈话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不能完全真实的把握学生的状况。因此,需要辅导员自身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以确保谈话富于成效。

   (二)不能只注重谈话的过程记录,应加强对学生后期情况的跟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发现对于部分同学而言一两次的谈话是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部分同学而言,一两次的谈话并不能有效的改善状况。而我们在实际问题谈心谈话撰写中只能注重某一两次的记录,有时候的谈话记录只是教育的一个片段,后续效果的跟进和调查并不是太明显,并不能完全反映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全貌。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对学生后期情况的跟进。

   (三)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归纳与总结对问题归因,分析策略与方法以及预期效果的认识不足,总结不够及时,反映问题过程不够全面,跟进效果分析深度不够,加之,谈话记录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从而导致对具有相关性的一类案例总结力度不够。因此,需要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对谈心谈话过程的记录之外,要多思考、多总结,将某一类案例撰写成典型案例,为解决其他同类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上一条:数字信息技术系2017年度“知心青苑”工作总结 下一条:公共事业系“知心青苑”工作总结

关闭

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邮编:710068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临编1号路81号 邮编:710100

电话:

学生教育管理:029-61289756   资助服务中心:029-61289758

心理健康中心:029-6128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