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辅导员培训总结
(2013年12月)陶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10月13日至10月18日,我与李杨参加了第三十七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在延安大学培训和研修基地这个平台上、在为期一周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中,有专家报告、有现场参观、有小组讨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我们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掌握了一些新的技能方法,从“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到“十八大报告解读”,从“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到“思政教育创新新探”,收获颇多,感触颇多。
现在我将参加此次培训的一些体会和收获总结为两部分,与各位分享,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学习收获
1、学习了一系列教育理论专业知识
本次培训,特色鲜明,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从辅导员工作特点到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到校园文化建设;从学生资助问题到学生班级建设。既有点又有面,既有政策宣讲也有个案分析,从基层辅导员面临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让我们强化了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了教育理论修养和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对辅导员工作如何定位工作态度和方法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必将让我们更加从容的应对今后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交到了一群奋斗在同一战线的新朋友
全省57所高校87名学员齐聚一堂,我们充分利用这次学习机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困助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安全稳定等各方面的问题与广大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认识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探讨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方便。
3、 坚定了一颗忠于职守的信心
本次培训通过分班研讨、专题探讨等形式,让我获得了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吸收其他高校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我进一步对辅导员工作职责有了深刻了解,自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倦怠之心;同时也坚定了工作信心。明确了工作方向。我有决心,有信心在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付出努力,取得成绩。
二、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1、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
身处中国红色圣地延安,神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与祖国共奋进的豪情和培育祖国英才的历史责任。在延安培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伟人旧居见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非凡成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的鸿篇论著也诉说前辈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无穷的人格魅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所有的一切无不告诉我们一点: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高尚品德的示范者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作为一线辅导员,我们要不断吸收前辈智慧,在踏实的工作中注重自我提升,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大局观念,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不断开辟工作新思路,本着对人才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继续发挥自身骨干力量,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和谐发展,为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献智献力。
2、学生工作与自我要做到两促进、两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纷繁复杂的社会对学校影响程度日益加深,使得学生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的工作现状下,身处一线的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思考,吐故纳新,优化知识结构,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研究加实践,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增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延大马彦龙教授,石梅副教授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资助体系、班级建设的讲授,给与我理论和经验支持,增强了我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论述辅导员工作的重点时,一方面强调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个性化服务管理措施,辅助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也要我们学会,在工作中要善于自我调节、缓解压力,微笑工作,实现教学相长。
3、要主动做到三个转变
在交流讨论中,一位老师讲到,当前我们的教育工作花在管理学生上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思考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服务学生的太少,花在“堵”的时间上太多,花在“疏”的时间上太少,花在事务性工作上时间太多,花在总结方法上的时间太少。工作上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技巧性。通过培训学习,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做到三个转变——变管理为服务、变推动为引导、变被动为主动。
变管理为服务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教育、管理与服务三者的辩证关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功能放在学生工作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和尽可能好的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变推动为引导是要我们引导学生的自主管理,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通过我自己带班的现状以及与各位老师的交流,我们认为,我们的学生都很聪明,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很强。但大一阶段,普遍对未来,对生活,对就业这些问题反应迟钝、缺乏有效思考。没有一个明确目标,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专业兴趣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辅导员谈话、各种主题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内在动力。
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求我们主动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食堂、走进学生群体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将爱撒播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王东维教授在报告中告诫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弱势学生、问题学生,尊重特殊学生群体,注重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套用西外一位老前辈的话:作为辅导员,应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仅仅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要做塑造学生心灵的雕塑师。
谢谢!
陶 涛
2013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