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队伍建设

第三十七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培训总结2

2014年02月20日 10:00  点击:[]

十月的延安,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我与财经系陶涛遵照学院的安排,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到延安大学学习,参加陕西省第37期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这是组织的关怀,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领导和老师,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周到服务,为我们这些新入岗的辅导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

转眼间,我已入职近一年,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得到学院及系上各位领导、老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在工作上不厌其烦的指导,向周围优秀的前辈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不少启发;再加之这次在1014日至1018日这五天有幸去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陕西省第37期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更加让我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与神圣,更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感,同时更多的也是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这个班共有来自我省不同高校的80多名辅导员参加,为期五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和内涵》、《高校学生心理讲座》以及《高校班级的建设与管理》这四大部分,这次培训还通过现场讲解、社会实践,分组讨论等形式,参观了杨家岭、枣园,领略了宝塔山的雄姿,学习了张思德精神,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和功绩;知道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懂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白了老一辈革命家信仰的力量,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等等。下面我就在延安学习的感悟以及工作以来的一些心得进行简单的总结汇报。

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敬意油然而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国民党的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多年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的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他们的铮铮硬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深信要做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就要时刻弘扬延安精神,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大学生进行严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和本质所在。要做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除了具备工作能力和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对这项工作的热情,要对学生有责任心、热心、耐心和爱心,我相信按照这“四颗心”去做,一定会做好学生工作。学院青华校区条件相对艰苦,出了校门,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也没有夜生活的喧嚣,开学之初,很多学生因为初次离开父母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上学,难免会有想家、悲观的情绪,我利用休息时间与这些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谈心,疏导他们内心的苦闷及思乡之情,作为一名80末的辅导员,我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所以我用我的“四颗心”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让他们尽快的投入到了学习中,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能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想这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在短短五天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高校学校心理讲座》这门课,主讲人系延安大学心理学教授石梅老师,她通过各种案例,为我们解析了当代大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心理疾病,并讲授了应急措施和处理办法。目前大学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心理疾病和心理偏差:1.经济因素:咱们学院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里几乎都是靠务农为生,收入微薄且不具稳定性,这些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条件不好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影响生活学习;2.人际关系:目前在校大学生已是90后的天下,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天生孤僻、缺乏灵活应变能力、自私、出言不逊,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容易造成气氛紧张从而使矛盾激化,宿舍关系不和,抱团挤兑条件差的同学;3.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当初选择专业并不会全面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在当他们面临毕业时,由于找工作处处碰壁,会引起心理抑郁,对自己丧失信心;4.学校方面:老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他的综合能力,很多学生只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自我能力的锻炼,但是往往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学生更符合老师的期望,被表扬的机会就更多,而其他学生则会产生被疏远的感受,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产生心理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入学之初应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及时发现他们不同于常人的异常行为,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作用,多开设心理讲座,并设置各班的心理联络员,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还要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建工作,辅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也应采用宽容的态度来接纳他们、帮助他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学生工作并不简单,注重细节,实事求是,坚持我的“四颗心”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多的进步。

李杨

                                           2013125

上一条:艺术系辅导员冯洁玉工作例会发言稿 下一条:第三十七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培训总结

关闭

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邮编:710068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临编1号路81号 邮编:710100

电话:

学生教育管理:029-61289756   资助服务中心:029-61289758

心理健康中心:029-6128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