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大一新生人际适应性辅导案例分析

2018年04月10日 14:10 郑冬梅 点击:[]

  人际交往问题是普遍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对大学充满期待,他们渴望受到关注、期待友谊,但在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后,期待和现实的落差、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等原因,导致学生出现了思想、行为中的种种问题,有人孤僻不语,有人自暴自弃,有人身体极度不适应,更有人萌生出了退学的念头,由此看来,人际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目标的实现,而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案例介绍

  (一)在校情况

  小曹,男,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他有着与他魁梧身形不相符的怯懦与胆小,在军训的场地上穿着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便装,不相信校医务室医生的话语,不敢体检,不敢喝舍友买的饮料,以各种借口不参加军训,不愿意住宿舍,拒绝加班级QQ群和任何人成为好友,大众场合不敢发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更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大家觉得他与班级格格不入,很难相处。

  (二)个人成长史

  该同学自幼被姥姥姥爷带至外地抚养,父母感情不合,上初一时才来到父母身边,父母对该同学管教非常少。当我在与父亲谈及孩子的家庭教育时,该生父亲竟将孩子出现的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推诿到孩子的姥姥姥爷身上。

  (三)班主任老师及他人观察

  在与其沟通的过程中观察到,该生比较有礼貌、忧愁,常背一个书包,与他人沟通时稍有结巴,对自己说的话不够自信,不断地重复纠正,生怕惹他人生气,情绪易低落,对他人情绪较为敏感,经常压力过大,平时也很少主动和同学沟通,没有融入到班集体中,但学习非常努力,经常自己一个人上自习。目前未和其他人发生冲突。

  二、实施目标

  通过与该生交谈,我们共同探讨、分析所要实现的目标:

  (一)改变易紧张、焦虑、压力的情绪,尤其改善人际关系中的紧张情绪

  (二)培养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与他人相处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合理化建议

  我通过与班长、寝室同学、该生好友、该同学本人谈话,以及和家长的电话沟通、对该生日常行为的观察,我发现安全感的缺乏,是导致他在陌生环境中种种不适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虽然在大一学生中比较普遍,但该生更为突出的表现出了对人际交往的排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从该生的成长经历来看,该生自幼与

  父母分离,青春期后才到父母身边,早年父母陪伴的缺失,造成该生安全感的极度缺乏,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一辈子都无法消除,因此,亲情交流受到限制,由于人际冲突所导致的自我封闭,在行为上就表现出离群,不大方。其父母,尤其是和该生关系密切的母亲没有给予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使得新环境变化带给该生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

  (二)该生个性中缺乏人际沟通的能力,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与群体、社会隔离开来,在进入新环境后人际交往经验的匮乏使之更加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更加迫切感受到了人际适应性的压力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应对措施:

  (一)表达关爱,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帮助确立学业目标

  作为班主任老师,在与其谈话的过程中,我多采用“情感投资”、“闪光点捕捉”等方法,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去关心他的军训、学习和生活中点滴,尽量帮助他解决实际的问题,让他体会到信任、愉快,同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他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业目标。

  (二)与家长沟通,指导建设和谐家庭氛围,培养健全人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这是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因此,想要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其父母的沟通与交谈是必不可免的。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考虑到该生独立性较差,建议父母多让该生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同时,希望家长平时能够多关爱孩子,多与孩子聊天、逛街,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学生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借助外界资源,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提升交际能力

  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虽然学过教育心理学,但在面临学生心理问题时,很难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评估”也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帮助学生走进学院心理咨询室,请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对其展开心理辅导,请专业老师对他的人际的敏感度、抑郁、焦虑等状况进行分析,并制定详细的咨询方案,帮助该生合理宣泄或正确转移,以提高该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态度和待人处事的能力。

  (四)发挥集体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意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显得尤为必要。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竞赛,动员他参与到所感兴趣的活动或力所能及的任务、班级的决策中,以培养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的责任感,通过一个过程帮助学生变得自信,逐渐融入集体,找到人生的目标。

  四、实施过程与后期效果

  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持续、内化和受教者不断反省的过程,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不可能一次性地对学生提出所有的建议,也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的谈话就能解决或改善某一行为思想问题,学生也有一个潜意默化接受的过程,因此,该同学与我多次谈话后,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在一开始,他会有意识地开放自己,但突兀的开放,加之,由于对于自我个性和能力的评估缺乏科学认识,也在一段时间内给他自身带来更为巨大的人际性压力,一方面造成周围同学的不适应,在同学那受到挫折以后,他就对自我评价不当,又走向了消极的应对方式,这更给他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问题,使心理问题不断趋于严重化。在第二个阶段,我肯定了他这种开放状态的积极意义,我进一步提醒他,我们需要转变一种方式,通过参加活动拥有一些共同的话题,而非突兀的去和很多同学交流。在我的鼓励下,他参加了“2015级学生手册知识竞赛”,通过活动,他一方面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也认识了其他专业的同学,虽然在活动过程中很紧张但他最终克服了自己,与此同时他还主动在班会上发言,上课时总坐在第一排,发言积极,受多位老师好评。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六次的谈话,三次的心理咨询辅导,他有了惊人的变化,在班里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周末约同学去看电影,和舍友一起去看电影、买书,慢慢融入到集体。在一次班集体活动中,他说道:“市营一班的同学们很好,市营一班是我温馨的家”,他的感触也强化了我对市营一班同学们的认识,因为他的变化,我相信集体的温暖与团结带给每个人的是崭新的变化。

  五、案例反思与建议

  大一新生初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对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独立性不强的学生,更是如此,对待这样一部分学生,要帮助他树立对学校的认同感,除此之外,还应给予一些大学生活方式转变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在对其教育的过程中,我努力把握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

  心理创伤的愈合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在现实的教育中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同时集体融入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身边所有人齐心协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作为老师需要不断的从旁指引,而非苛责完美、急于求成,追求一两次的成效。

  (二)多做总结,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工作多是事务性工作,琐碎、繁重,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对谈心谈话过程的记录之外,要多思考、多总结,针对本案例,我不断总结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进而针对性地进行人际交往的意识训练和技能训练,在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写作的过程也是辅导员的反思过程。

  (三)普及心理学知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以及各班的主题班会、联谊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都能够帮助学生认知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心理自我防御能力,培养健康心理。

  存在不足:

  在本案例当中,由于我缺乏心理咨询诊疗技术,因此,对学生的心理敏感度把握不够,也未能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干预。

  工作建议:

  作为辅导员老师的我,面临学生众多的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适应、失恋、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问题,需要我们多学习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更敏感的觉察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我们还应了解最基本的行为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方法和诊疗技术,在与学生交谈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有效干预,除此之外,我还需自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情绪的自我控制力,以确保谈话富于成效。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题在大一新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作为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需要通过与家长、专业老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的配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个性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上一条:大学生就业焦虑辅导工作案例分析 下一条:数字信息技术系2017年度“知心青苑”工作总结

关闭

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邮编:710068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临编1号路81号 邮编:710100

电话:

学生教育管理:029-61289756   资助服务中心:029-61289758

心理健康中心:029-61289759